“神车”众泰复产直击!“不再高仿,不走原来老路!”-众泰汽车-奥迪-新车-长城汽车_网易订阅

“神车”众泰复产直击!“不再高仿,不走原来老路!”|众泰汽车|奥迪|新车|长城汽车_网易订阅
来源:e公司10月20日,围绕着众泰汽车的生产经营情况,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又一次来到ST众泰(000980)总部所在地——浙江永康。与以往不同的是,沉寂已久的众泰汽车,这一次要复产了!10月18日,ST众泰发布公告,计划于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第一批复产的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次日开盘后,ST众泰收获第二个涨停。而在上述官方消息公开前,一张印有“热烈庆祝众泰T300海外版隆重下线”大型海报的照片已在网上悄然传开,受此消息影响,于10月18日直线拉板。众泰海外版T300究竟是一款怎样的车型?能否助力众泰汽车重回荣光?外界甚是关注。特殊时期承担使命10月20日,众泰汽车的永康基地,彩旗飘飘,气球高挂,众泰T300海外版下线仪式于上午10时许举行。众泰汽车董事长黄继宏,众泰汽车总裁连刚,以及管理人、银行、供应商、经销商等100余人,见证了T300海外版的下线。推动众泰汽车复工复产,也是永康市的一件大事。10月15日,永康市政府官网显示,在永康市政府2022年10月份重点工作安排中,就包括“加快众泰汽车复工复产”。根据ST众泰官方说法,2022年是众泰汽车重整后的元年,也是公司转变经营思路、明确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T300海外版的下线,标志着被按下暂停键的众泰汽车正式复产,以蝶变向新、蓄势待发的姿态扬帆起新程。下线仪式在组装车间举行,伴随着礼炮声响,数辆崭新的海外版T300缓缓驶出。“这个特殊时期,海外版T300的下线,承担着它自己的历史的使命。”ST众泰相关负责人称。不过,上述“使命”具体内容,记者并未得到答案。众泰永康生产基地,分为南北两区。下线仪式的当天,除了海外版组装车间,其他车间的大门紧闭,未见厂内的物流运输。不过,ST众泰相关负责人称,今天的下线仪式,意味着永康基地全面复工。虽然从外面看上去,像是在停产,但实际上在运转。大部分供应商未变“一辆汽车的零配件,涉及到几千个供应商,围绕着复工复产工作,自今年年初以来,公司一方面与原有供应商沟通,且争取到了大部分原供应商队伍的支持;另一方面,对原有车间进行改造、升级。”ST众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称。据悉,此次众泰下线的T300海外版,是基于i-AFA平台研发的紧凑型SUV,整体轮廓、外观与T300保持一致,主要面向西亚、南亚、南美、中东等海外市场。与此同时,2023款T300L也将同步推向国内市场。实际上,众泰海外版T300,与此前的T300,在造型没有多大的变化,长宽高尺寸为4405/1830/1640(1665)mm,轴距为2610mm。该车型继续沿用搭载由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2千瓦。T300车型是众泰汽车2017年8月推出车型,该车型截至2019年单车销量为5万多辆,当时的售价4.59万元-5.59万元。海外版T300虽已下线,但截止记者发稿,并未给出指导价格。此次下线仪式的组装车间,张贴着T300/T300EV车型的六点“大不同”,涉及颜值、舒适、质造、盲点检测、管控和智能等。譬如智能大不同,包括语音控制、无钥匙解锁、一键启动、自主寻车等。“围绕着海外版T300的销售问题,公司此前与海外经销商进行了接洽,虽然目前还未正式签约,但进展已经比较深入。”ST众泰方面对记者称。同时,ST众泰方面也表示,海外版T300也会在国内销售,会借助兄弟公司庞大集团在国内的300多个网点进行销售。参观生产线时,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悬挂在车间半空中的电子屏显示,10月20日,计划生产100台,(参观时点)实际生产2台。“不走原来老路”众泰汽车成立于2003年,是以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车用仪表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泰、江南、君马等自主品牌,产品覆盖SUV、轿车、MPV和新能源汽车四个细分市场。2009年,伴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众泰顺利进入“汽车下乡”目录,这一年众泰汽车的销售量也首次跨越10万辆大关。到2016年,公司创造了33.31万辆的销售业绩。不过另一边,众泰汽车将“山寨”做到了极致。业界流传,众泰汽车仅靠皮尺丈量,就能设计出形似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品牌的众泰款汽车。比如众泰SR9,就是因为酷似保时捷Macan,被称为“保时泰”!众泰复产后,是否还会延续曾经的高仿路径?对此,ST众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会的!今后的众泰的车型,都是原创,都是自主研发,不会再出现以往相像、模仿的情况。当下,国内汽车产品的设计自研,已经非常成熟,没有必要再走原来的老路”。据了解,众泰汽车将全面布局整车生产、动力电池、重要零部件、汽车租赁、网约车和汽车售后培训学院等领域,围绕“一个平台”,立足“二元融合”,构建“三链带动”,实现“四化发展”,打通产业上下游,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为用户的出行生活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重塑众泰汽车核心价值体系。不过,作为制造业的“皇冠”,汽车制造业是一个集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品牌培养、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性的产业,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譬如说,为了加强自主研发,传统的造车势力中,长城汽车宣布未来五年要在技术上投入1000亿,吉利要投入1500亿。新能源汽车的“蔚小理”,三家企业累计融资已超过1500亿元。与上述企业大手笔的投入来看,ST众泰显得捉襟见肘。财报显示,2019-2021年,公司合计亏损212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账上现金为13.89亿元,短期负债为11.34亿元。ST众泰拿什么拼?对此,记者未得到详实回答。不过,ST众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驱动力,目前,公司分别在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设立研发中心,400多人的研发队伍。众泰押宝新能源“此次众泰海外版T300,是燃油车。不过,接下去,还会推出纯电动版T300车型。”ST众泰相关负责人对e公司称,下一步,重点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众多厂商一样,ST众泰押宝新能源汽车。10月1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等。按照增发预案,ST众泰拟定增不超过60亿元,其中47.3亿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4.68亿元用于渠道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时,ST众泰8月19日公告还显示,公司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建设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公司将在璧山建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改造并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另外,2022年年初,ST众泰孙公司浙江众泰汽车完成了对上海君趣汽车的收购。君趣在猎聘和51job的招聘简章载明,众泰汽车(新)是原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后的业务主体,通过引入具备丰富电动车研发经验与成熟电动车技术储备的战略合作伙伴,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智能化电动车产品及服务。据悉,众泰汽车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汽车厂商之一,早在2008年,众泰汽车便拿下了国家首个纯电动产销许可证,成为国内第一批入局者,并先后推出了2008EV、云100、芝麻E30、E200和大迈A3等多款新能源汽车。彼时ST众泰风光无限。2016年公司电动车销量增至3.28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2.75%,并顺势借壳上市。不过,受债务波及,众泰汽车的销量开始大幅下滑,2019年的销量更是近乎腰斩,2020年开始停产。而今,众泰接下去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势何在?对此,ST众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众泰汽车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深厚的沉淀和积累;同时,在车型储备方面,不论从平台还是数量,众泰都有着很雄厚的基础储备。当下,一定要抓住新能源车的风口,推出一系列的平台化的、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接下去ST众泰会有怎样的车型下线。今年9月工信部新车申报名录显示,ST众泰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申报一款小型纯电动车,最大功率分别为55kW和80kW,该车尾标为“U2”字样。虽然一系列操作都预示着众泰正在回归汽车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的汽车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刚刚从“重症室”出来的众泰若想凤凰涅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竞争白炽化的新能源市场,“复活”后的众泰仍前景难料。黄继宏其人从破产重整到如今的复工复产,黄继宏和他率领的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深商”),犹如ST众泰的“白衣骑士”。去年6月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众泰汽车的重整申请。同年9月底,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众泰的重整投资人,上海钛启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南致博智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后顺位备选重整投资人。最终,江苏深商成为众泰的接盘方,去年12月底,ST众泰公告,黄继宏与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方签署《委托协议书》,约定自签署之日起36个月内,江苏深商、万驰投资、众富同人、力驰投资、国民数字、叶长青、金贞淑将所持公司合计24.22%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黄继宏行使,ST众泰实控人由无变更为黄继宏。通过层层股权穿透可以发现,江苏深商是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商集团”)的子公司,而深商集团则是由79家深圳地区民营企业组成的一股金融力量。黄继宏生于1974年,1993年-1997年,黄继宏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毕业后担任解放军驻港部队装备技术部干部。ST众泰汽车之前,黄继宏和他的深商系已入主另一家汽车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2019年,曾经是全国三大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的庞大集团(601258)申请重整,深商集团、国民运力、元维资产三家企业最终被确立为重整投资人。重整完成后,黄继宏成为庞大集团新的实控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庞大集团重整中,重整投资人曾承诺3年净利润35亿元。2019年至2021年,庞大集团全年净利润虽然为正值,但是,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0.52亿元、1.87亿元、-3.89亿元。

深圳持续“商改住”背后:人口流入同时产业内迁-住宅-龙华-容积率-宝安_网易订阅

深圳持续“商改住”背后:人口流入同时产业内迁|住宅|龙华|容积率|宝安_网易订阅
来源:IC photo近日,深圳规自委发布多个公告,将对部分地块进行“商改住”规划调整,其中包括宝安中心区、光明中心地区、国际会展城、龙华新城的地块。据悉,这些地块都处在较为热门的居住置业区域。以宝安中心区为例,区域内的次新二手房平米单价约在8万元以上。公告显示,深圳宝安中心区08-27地块用地面积5423平方米,调规前性质为商业性办公用地,容积率为10.0,调整后面积不变,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降至6.0;光明中心02-49地块用地面积为12231平方米,原本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调整后面积略降至12223平方米,用地性质调整为纯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变。深圳会展中心KF02-11地块用地面积26860平方米,容积率5.0,调规后被划分为两块二类居住用地,住宅用地面积供25245平方米,容积率分别为4.6和4.3;而龙华新城核心区19-02地块原用地面积9425平方米,容积率8.1,调规后19-02地块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调整为8720平方米,容积率5.5。上述地块中除宝安中心外皆有社区服务配建,如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事实上,“商改办”在深圳土地市场并不罕见,2021年5月,深圳曾将累计13宗商服用地或产业用地,变更为居住用地和教育等公配用地,区域范围包括沙田地区、沙湖-碧岭地区、石芽岭地区、宝龙工业城地区和坪西地区,不断加大住房供应。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36氪表示,虽然一般来说,住宅地块出让价格相对商办用地较高,但深圳加大住房地块供应并非出于土地财政的目的。其表示,近年来多次“商改住”调整,深层原因是深圳产业结构调整,深圳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内地迁移或淘汰,深圳据此划定了红线,保住产业用地,其余地块调整空间就变大了。而深圳近些年人口流入增加,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能够更好满足新市民需求。其同时提及,深圳商业办公供给量较大导致的空置率较高,也是促使“商改办”落地的重要因素。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曾接近顶峰26%,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2022年一季度起又再度回升。戴德梁行方面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受疫情反复影响,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新增需求总体转弱,租户普遍更趋谨慎,租约到期的租户更多选择原址续租,并向业主争取更优惠租金而非升级搬迁,部分企业选择缩租、退租或搬迁至非甲级写字楼,因此,本季度深圳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2.1万平方米,全市空置率环比上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至22.7%。此外,2022年第四季度,戴德梁行方面预计将有中洲湾等大体量项目入市,若均能如期投入使用,将为深圳甲级写字楼市场带来约4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并将结构性拉高全市平均空置率。李宇嘉表示,目前政府方面鼓励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而保租房的其中一个筹措渠道便是闲置商业办公改租赁,如果将已经建成的商业办公项目改为租赁住宅难度相当大,不仅涉及调规,还将涉及消防、土地出让金等调整,为改造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在土地出让环节将其提前转变为居住性质较为合理。本次调规地块均为二类居住用地,不排除此后出让时配建保租房的可能性。作者|詹方歌